pos機誰產的,國產手機發(fā)展史

 新聞資訊  |   2023-05-17 12:26  |  投稿人:pos機之家

網(wǎng)上有很多關于pos機誰產的,國產手機發(fā)展史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pos機誰產的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afbey.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pos機誰產的

pos機誰產的

友情提示:本文約七千字

閱讀需要10-15分鐘

波導背景

波導手機應該老一波手機廠商中,最為大眾所熟知的品牌,“手機中的戰(zhàn)斗機”這句廣告語也是伴隨著宋丹丹2007年的春晚小品走進了千家萬戶,這一年,在美國舊金山的莫斯康展覽中心,喬布斯向現(xiàn)場觀眾展示第一款iPhone。而國內,手機牌照制度正式取消。

波導的創(chuàng)始人叫徐立華,1963年出生于湖北隨州一個農民家庭,畢業(yè)于峨眉山下的西南交通大學,徐立華在西南交通大學校園內呆了整整10年,1981年考進西南交大計算機系,從計算機學士,直到經濟管理碩士,其間還因為成績優(yōu)異,和機械工程系機械電子專業(yè)的畢業(yè)生蒲杰一起留校擔任助教,并同住一間宿舍。

徐立華

1991年7月,28歲的徐立華去了當時中國的“淘金圣地”廣東,在一家外資公司里擔任研究室主任,從事中文尋呼機的研制開發(fā)工作。第二年,當他意識到中文傳呼機將成為市場主流后,便立即辭職下海,憑借在工作中的觀察和思考,徐立華和同學蒲杰寫出一份《關于研制生產中文尋呼機的可行性報告》,然后開始奔赴中山、深圳、成都等地尋找創(chuàng)業(yè)機會。

這時,徐立華的同學徐錫廣,也果斷放棄了到美國留學的機會,從北京赴珠海,三人共商創(chuàng)業(yè)大事。

三人開始各地尋找投資,最后徐錫廣找到了寧波奉化市長錢志輝,錢市長很支持幾個年輕人的創(chuàng)業(yè)設想,說:“把你的幾個同學都請過來,人來了就可以,事情即使搞砸了也沒關系,我們支持你們?!?/p>

在雙方談判初期,當?shù)卣鲑Y510萬元,但之后卻發(fā)現(xiàn)這個數(shù)字遠遠不夠,謹慎行事的奉化政府找了一位專家來進行研究論證,然后再作下一步打算,巧合的是,這個專家正是徐立華的舊友隋波,隋波被徐立華的計劃說動,也參與進來。

1992年,徐立華把珠海的家當全部賣了,帶著蒲杰等七人,租了奉化市東門口的幾間民房,條件簡陋,大家吃住都擠在一起,幾經周折,1992年10月奉化波導公司宣告成立,在1000萬元的總資本中,徐立華四人創(chuàng)業(yè)團隊以技術入股,折合為 490 萬元,占比 49%,徐立華 29 歲,年紀最大,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其他三人都是 28 歲,分管財務、人事和技術。徐立華蒲杰、徐錫廣、都來自西南交通大學,隋波來自浙江大學,四人所占股份分別為:36%、18%、18%、18%。

成立之后第二年,1993年5月,波導中文傳呼機研制成功,開始批量生產,7月份投向市場,當時中文傳呼機需求很大,加上摩托羅拉傳呼機產能不足,波導中文傳呼機取得了非常好的銷量,當年產銷量達到一萬臺,產值2100萬,利稅154萬元。

1993年波導工廠

1993年波導生產線

1994 年,摩托羅拉解決了生產線問題,重新殺回市場時,第一批售出的波導尋呼機卻因為質量問題,被大量退貨,一時間退回來的七千多臺尋呼機堆滿了庫房,幾個月前還滿負荷運轉的生產設備,眼看就要停止運行。

為了活下去,波導四處尋找投資,幸好之前的尋呼機已經為波導打出了一些名聲,香港通用公司愿意注資 4000 萬元,就這樣,香港通用占了 82.5% 的絕對控股權,奉化波導更名為“吉通波導有限公司”。

依靠香港通用帶來的資金和技術,波導尋呼機攻克質量難關,情況有了好轉有好轉,但不久之后香港通用因為新工廠的取址問題和波導團隊產生了分歧,由于波導堅持要留在浙江,港方決定撤資,這時浙江省奉化市大橋鎮(zhèn)政府決定投資波導,一個全新的“波導有限公司”就此成立。

1995年,到處尋找資金的波導,開始拓展自己的尋呼服務業(yè),首先成立了上海尋呼臺。1996年先后在北京、寧波、昆明、武漢和成都等地開辦尋呼臺。1997年公司尋呼的產銷量達到32.5萬臺。

隨后波導根據(jù)消費者的不同需求,量身打造了商用股票尋呼機、數(shù)字尋呼機等十多個不同款式產品,尋呼機業(yè)務一篇大好,1996年,銷量突破十萬臺,1997年銷量32.5萬,1998年突破100萬臺,僅次于摩托羅拉。

進軍手機

正當外界都覺得波導在傳呼機領域春風得意時,團隊卻看到了危機,他們一直密切關注著韓和港臺市場,徐立華等人清楚地看到在這些經濟更為發(fā)達的地區(qū),尋呼機市場正在手機業(yè)務的壓制下急劇萎縮,負責產品的隋波提出:“日本、香港及臺灣的通信市場是我們國內通信市場未來發(fā)展的寫照?!?/p>

于是乎,波導開始謀劃出路和轉型,1998年,一個政策引起徐立華的關注,原國家信息產業(yè)部和原國家計委出臺《關于加快移動通信產業(yè)發(fā)展的若干意見》,要求手機生產必須獲得牌照許可,并規(guī)定在華外資企業(yè)生產的手機必須有60%銷往海外市場,徐立華嗅到了其中的危與機,目光開始瞄向手機行業(yè)。

雖然尋呼機大賣讓波導小有積蓄,面對國外手機制造業(yè)巨頭,波導仍然感到資金和技術上的壓力,而且波導民企出身,在通訊領域積累不夠,相比于第一波從事手機的幾家公司,波導既沒有技術和資金實力也沒有靠山,拿到手機牌照都可能是個問題。

此時徐立華設立的目標有兩個:一是切入手機生產項目,二是上市融資,但現(xiàn)有的資金無法解決長線發(fā)展,恰好這時候,由寧波電子儀表工業(yè)局轉制形成的寧波電子信息集團正在四處尋找新的機會,而波導正好符合他們的要求:有一定生產基礎、市場經驗和發(fā)展?jié)摿Α?/p>

為了達到盡快上市融資并上馬移動電話項目的目的,在奉化市和寧波市領導的支持下,波導決定與寧波電子信息集團進行資產重組。

1998年9月30日,奉化波導有限公司吸收合并寧波電子信息集團下屬電容器總廠和太陽能電源廠,奉化波導公司重組為國有控股的股份制公司—寧波波導股份有限公司。寧波電子以持股45%成為第一大股東,創(chuàng)業(yè)團隊的股份從80%降為44%,成為第二大股東。寧波電子信息集團,背后的實際控制人是我們前面提到的中國普天,下屬子公司還有首信、東信等公司,后面我們會一一講到。

民營企業(yè)與國有企業(yè)的重組,既能發(fā)揮民營企業(yè)的優(yōu)勢,又能發(fā)揮國有企業(yè)的優(yōu)勢,大大加快了企業(yè)的發(fā)展步伐,在重組后不久,波導拿到了寧波市當年唯一的一個企業(yè)上市指標。1999年5月,貸款建成波導第一條移動電話生產線,并于1999年9月作為首批企業(yè)拿到了國產移動電話生產許可牌照。

當進軍手機的基本條件具備了之后,管理團隊圍繞怎么做手機爆發(fā)了一次激烈的爭論。有人認為,國產手機的困境和當年的國產尋呼機別無二致,要做出真正的“國產手機”,只能老老實實做研發(fā)。

也有人認為,當年做尋呼機研發(fā)就是太死心眼了,如果能一開始就走“拿來主義”,波導就不至于遭遇生死危機,這次一定不能重蹈覆轍。

作為波導團隊的領頭人,徐立華持第二種意見,直言“在技術策略上,要兩條腿走路,就是技術合作和自主開發(fā)同時進行”。

但是波導在手機方面幾乎不具備任何生產條件,徐立華做出了與當時世界第六大手機生產商——法國薩基姆(SAGEM)合作開發(fā)的決定,全球第六大手機制造商法國薩基姆( Sagem )公司為了打開被摩托羅拉、諾基亞搶先登陸的中國市場,主動尋求與波導的技術合作。

1999年2月,波導與薩基姆達成協(xié)議,合作以波導的品牌進入中國,同時薩基姆原裝手機及公司不進入中國,也不跟其他公司合作,相比摩托羅拉來說簡直是有情有義,良心十足。

5 個月后波導貸款就建成了第一條移動電話生產線。不過,此時波導尚未拿到手機牌照,很明顯波導迫不及待,為了搶占市場先機,只得先斬后奏。1999年5月,很多企業(yè)還在焦急的等待手機生產牌照的時候,波導的手機生產線已經開工了,9月等到信息產業(yè)部頒發(fā)手機牌照的時候,倉庫里已經存放了2萬臺手機了。

1999年,國家選國產手機生產廠家的時候,共有30多家企業(yè)去報,而最終只有6家得以獲準,加上早年批準的3家,9家中有7家是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只有波導和南方高科沒有上市。

1999年9月,國家正式下發(fā)了9張手機生產手機,波導是其中一家,以第3名的位次拿到了寶貴的9家手機生產許可證之一,9月15日,剛剛領到手機牌照的徐立華背著一捆標簽,連夜趕回寧波。

第一款手機推出

波導手機憑借薩基姆成熟的技術,1999年9月推出并上市了幻影RC838 手機,由于薩基姆還是法國幻影戰(zhàn)斗機的通信設備提供商,所以這樣命名,“波導手機,手機中的戰(zhàn)斗機”這句膾炙人口的廣告詞也是由此而生的。

這句宣傳語背后所蘊含的東西,徐立華在2001年波導手機研討會上有過說明:“ 我們當時提出的口號是:滿足消費者的第一需求。消費者的第一需求是什么呢? 大部分消費者買手機是為了通話,即首先要打得通,我們認為‘ 通不通,首當其沖’,是最主要的問題。所以我們首先把重點放在了手機的信號強弱和通話質量上?!?/p>

1999年10月,為了進行新品的第一波宣傳,波導簽約國際知名歌手李玟,作為手機產品代言人,2000年春節(jié)一開始,波導手機廣告開始在央視節(jié)目中出現(xiàn)。

1999年,波導首戰(zhàn)告捷,全年銷售了5萬臺手機,利潤4800萬元。

走向國產第一

2000年1月,波導花費788萬元,買下了甲B足球隊——北京寬利的冠名權,更名為北京波導足球隊,比科健投資歐冠還要早一些。

2000年7月,波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上市。

2000年波導生產手機92萬臺,銷售尋呼機122萬臺,銷售手機70萬臺,奪得國產品牌手機第一,利潤4400萬,整年波導廣告費7500萬元,這一年的競爭對手有夏新、TCL、科健、熊貓、海爾、東信、康佳等等。

以下是2000年,國內手機市場的銷量統(tǒng)計表,數(shù)據(jù)來源于信息產業(yè)部統(tǒng)計,由于歷史久遠,各個版本銷量統(tǒng)計略有差異,但不影響總體結果。

波導2000年部分手機一覽

2001年,波導手機平均價是1055元,處于中低端價位,銷售243萬臺,利潤是6813萬元,同行TCL150萬臺,科健135萬,2001年波導開始“進城”,營銷走向北上廣深。

于是,2002 年波導實行了"唯美運動"戰(zhàn)略,廣告明星由李玟換成了超現(xiàn)代派的時裝模特,一年之中推出了20 余款小巧輕薄的折疊機,其中波導S2000是國內已有手機最小的一款及罕見的藍色屏幕,典雅而精致,是波導與韓國公司SEWON合作,采用他們設計的s2000機型。

s2000

2002年,波導建立了第一個呼叫中心,并組織相關技術人員編寫了《波導手機維修大全》,填補了國產手機沒有技術資料的空白。同時花費3000多萬購買了200多輛依維柯流動服務車,分派至各地的服務中心。

2002年12月17日,第1000萬臺波導手機上市,國產手機中第一個產量突破千萬者。2002年,銷售波導手機678.55萬臺,利潤2.15億元,連續(xù)第三年奪得國產品牌手機銷量第一。

2003年開始,波導開始注重細分市場。

2003年3月21日,寧波波導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兼董事長徐立華飛往廣州,從這天起的一個月內,波導廣州分公司每天從購買波導手機的消費者中抽出一名幸運兒,聘為質量與售后服務特別巡視員,配備一輛馬自達“福美來”轎車作為工作用車,免費使用三年。

這是一場投資近千萬元的市場攻堅戰(zhàn)。以此為標志,已在全國二三級城市布下百萬雄兵的波導手機開始向廣州、上海、北京等中心城市發(fā)起總攻。

6月18日,波導與著名電視制作公司光線傳播在上海召開“波導女人星F1璀璨上市暨波導手機冠名《海外娛樂現(xiàn)場》”發(fā)布會。會上,波導推出了女人星F1手機,并宣布與光線合力打造娛樂資訊節(jié)目——《波導手機海外娛樂現(xiàn)場》,同時孫楠、戴軍、陳娟紅、謝東娜、張咪、沈傲君、阮丹寧等眾多明星到場助陣。

女人星F1

2003年5月和8月,相繼推出波導哈Q酷168和268,這兩款機型以其全球首創(chuàng)的一目雙屏及獨特的眼睛造型吸引了消費者的注意。

哈Q酷168

2003年1-6月,根據(jù)產業(yè)信息部的統(tǒng)計,國內市場手機銷量品牌占有率前五名依次為波導(15.0l%)、摩托羅拉(14.21%)、TCL(11.64%)、諾基亞(9.72%)、康佳(6.65%)。

波導前半年銷售手機602.28萬臺,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2003年波導廣告宣傳費支出高達2.58億元,凈利潤1.07億,全年銷售手機1175.59萬臺,波導手機連續(xù)四年多的國產品牌手機銷量第一,盈利2.45億元,研發(fā)費用卻同比出現(xiàn)下降,從2002年的8889萬元降至5850萬元。

2002年、2003年的時候,波導曾經進行過一些新的嘗試,比如跟東南大學合作搞無線移動指揮車,和韓國永友在杭州合作做CDMA直放站,想進入系統(tǒng),跟重慶的航天機電設計院在重慶合作搞無線數(shù)據(jù)應用,如無線POS機,這些業(yè)務一直處于“不溫不火”“自生自滅”的狀態(tài)。

2003年8月,波導旗下第一個子品牌“DOEASY(多易隨”誕生,并發(fā)布了第一款DOEASY新品E868,在產品上沒有“BIRD"字樣,目標用戶是商務人士。

逐漸波導形成了自己的各個系列,包括讓高端商務人群“想做就做,快意人生”的DOEASY(多易隨)系列、讓人感受“自由角度,自在瞬間”的幻影Q800、“誘惑你自己”的女人星F系列、“天生精彩多一面”的哈Q族系列,以及色彩繽紛功能時尚的波導V系列等。

2004年6月20日晚,波導與西門子的戰(zhàn)略聯(lián)盟正式宣告啟動。根據(jù)協(xié)議,數(shù)萬部西門子手機將進駐波導的8000余家零售店。同時,西門子公司與波導股份將進行技術共享,并利用各自在國內、國際的銷售網(wǎng)絡分銷雙方的手機。

西門子董事藍普新與徐立華宣布戰(zhàn)略聯(lián)盟啟動

2004年,波導曾經撥款100萬元進行數(shù)字電視的調研,但最后徐立華感到無論是品牌還是銷售網(wǎng)絡都沒法跟現(xiàn)有廠商比,最后被迫放棄。

2004年11月,國際權威市場調研機構IC洞察公布2004年度全球十大手機供應商名單,波導位列第八,成為唯一上榜的中國手機品牌。

2004年波導凈收入2億元,年出口突破300萬臺。

同年,手機牌照門檻降低的風聲不斷傳出,全國工商聯(lián)向國務院相關部門建議放開手機生產許可證和市場準入的限制,許多廠商都躍躍欲試,排起了長隊,等待開放權限。

2005年,國家部委宣布取消審批制,啟動手機生產核準制。當時,深圳、廣州成千上萬家工廠涌入進來,做拼裝、翻新、貼牌手機。黑手機開始在市場流通,盛極一時。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當時各個品牌手機正在激烈的競爭中,但華強北突然出現(xiàn)了大批黑手機,波導新出一款手機,華強北那邊馬上有工廠出一個相似的手機,波導賣一千,山寨機只賣600元,這不只是波導一家面臨的困難。

最壞的情況不止于此,摩托羅拉、諾基亞、索尼愛立信等跨國企業(yè)們也回過頭來,試圖在中國咬下一口中低端市場。摩托羅拉率先拋出 MOTO C117 ,發(fā)行價不到 500 元,諾基亞緊隨其后,創(chuàng)下 Nokia 3210 單款全球銷量過億臺的記錄。

那段時間,手機行業(yè)日子過的挺慘的。

2005年,波導也不意外的出現(xiàn)了首次虧損,金額為4.7億,手機累計銷量成為第一家突破5000萬大關的國產手機廠商,雖然銷售手機1393萬臺,出口611萬臺,連續(xù)六年國產手機銷量第一,但不能只是賣的多,賺錢才是長久之計。

汽車之路

2004年10月,波導科技與南汽合作,斥資1億多元人民幣,收購無錫汽車車身有限公司58%的股權,正式踏上造車之路。

但雙方的分歧很快顯現(xiàn)出來:波導希望通過快速生產經濟型轎車,以搶占市場份額并獲得利潤,而實際控制生產線的南汽卻反對過快擴張,要求穩(wěn)扎穩(wěn)打,以避免質量問題砸了南汽的牌子。2004年2月,波導第一款兩廂轎車——新雅途,浮出水面,8月在首款合資新車新雅途銷售有所好轉時,波導突然宣布將1億多資金全盤撤出,雙方分道揚鑣。

在中國,手機公司造汽車,波導是不是第一個不清楚,但肯定不是最后一個,后面還有奧克斯和樂視。徐立華造車的沖動顯然是很難放棄的,據(jù)說徐立華在私下場合曾表示,只要給他牌照,他就造車。

果然,徐立華不是說說而已。

2005年4月,波導與香港晨興集團合資成立發(fā)動機公司,希望曲線進入轎車制造產業(yè),波導向國家發(fā)改委呈送的關于轎車立項報告,國家發(fā)改委未給予批準。

造車的路途中,一張“準生證”肯定無法擋住波導繼續(xù)前行。后來,波導曾經考慮與南汽復婚,但最終由于第三者寶騰插足而未果。隨后,波導暗中收購寧波神馬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借殼再次試水汽車業(yè),神馬汽車是一家為橫店集團1999年所收購的汽車企業(yè)。

2006年10月,波導又與長豐集團聯(lián)姻,第三次沖刺造車業(yè),組建湖南長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但在長豐集團和波導合作推自主品牌轎車的同時,長豐集團旗下的長豐汽車也在同步進行自主品牌研發(fā)。

2008年3月,長豐科技首款產品騏菱正式上市,但由于趕上金融危機,自身競爭力不足,騏菱汽車嚴重滯銷。

2009年初,波導與長豐終止合作,2012年,寧波神馬被上海大眾收購,波導的造車夢就此告一段落。

汽車業(yè)這塊蛋糕,除了手機巨頭波導,還有家電巨頭春蘭、美的、新飛,甚至連白酒世家的五糧液,也在默默準備著汽車模具。

手機業(yè)務開始跟不上趟

2006年,這些國際巨頭進一步加強在中國三、四線城市的銷售布局,一些國產手機,如波導曾經正是借助這一方式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風光無限。除了外資一線品牌的步步緊逼之外,黑手機市場(走私水貨、雜牌假冒和非法拼裝等手機)

2006年,波導銷售手機1375萬臺,其中出口571萬臺,凈利潤3058萬元,這一年發(fā)生了一件事,影響直到現(xiàn)在,那就是一位高層離開波導,自主創(chuàng)業(yè)。

這個人叫竺兆江,1996年進入波導,起初擔任波導傳呼機(BB機)的銷售業(yè)務員,由于業(yè)績突出,三年后晉升為波導華北區(qū)首席代表,2003年前后成為波導銷售公司的常務副總經理,隨后負責波導手機海外市場。

竺兆江

當時國內手機市場魚龍混雜,有些品牌就此被淘汰,也有些企業(yè)到海外尋求機會,竺兆江主動提出開拓國際業(yè)務,調研過9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竺兆江認為雖然非洲市場底子薄,但發(fā)展?jié)摿薮螅z憾的是,他的想法沒有得到公司的認可,因此他在2006年決定辭職,創(chuàng)立自己的品牌,進軍非洲市場。

2006年7月,竺兆江于香港創(chuàng)立了傳音,2007年11月,傳音首度試水非洲市場,推出第一款Tecno牌子的雙卡雙待手機,隨后發(fā)展成了非洲手機扛把子,傳音手機的發(fā)展史,我們后面會講到。

在造車上消耗太多資源與精力的波導,絲毫沒有意識到新的手機時代來臨了。

2007年1月,舊金山莫斯康展覽中心,喬布斯向觀眾展示了首臺iPhone。

這將中國手機廠商重新拉到了同一起跑線上,能夠抓住機會的尚能在將來的手機市場一搏,而沒能抓住機會的第一代國產手機廠商的命運在此時已經注定,可此時的波導和徐立華,還在砍掉成本扭虧增盈的泥潭中掙扎。

2007年,波導銷售各類手機共1404萬臺,出口969萬臺,虧損5.94億元。

2008年,波導銷售各類手機共522萬臺,出口275萬臺,虧損1.67億元,股票也被戴上ST的帽子。《福布斯》中文雜志評出2008年中國(非國有)上市公司最佳和最差老板,徐立華位居最差老板榜首。

2009年,波導股份實現(xiàn)扭虧為盈,凈利卻扭虧1572萬元,這主要受益于政府補助的2870萬元,以及處理非流動資產2914萬元的收益。此后的發(fā)展中,波導也更多是靠理財獲得利潤,但其依靠的并不是經營業(yè)務,而是變賣資產和政府補貼,簡單來說就是吃老本。

2011年底,波導正式啟動廠商一體化模式的“波導工廠店”直營模式,減少環(huán)節(jié),讓利于客戶。

2013年10月26日,在沉寂十年之后,波導在阿里云os全球開發(fā)者大會上,再次重返手機舞臺,推出兩款千元價位新機:波導梟龍HD與波導梟龍XL。

11月26日,波導在天貓首發(fā)梟龍XL預售,價格1998元,梟龍XL搭載阿里云OS2.3系統(tǒng),聯(lián)發(fā)科6592處理器。

波導曾在2000年-2006年連續(xù)7年全國銷量第一,雖然現(xiàn)今不如功能機時代那般輝煌,但波導并未沉寂,它只是從臺前轉到幕后,現(xiàn)今正為國內中小手機企業(yè)提供研發(fā)服務支持,公司目前的主要業(yè)務是手機主板及整機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以及與其相配套的軟件和技術服務,公司的經營模式以手機ODM業(yè)務為主,也是最大的手機方案提供商之一。

這部分營收占比高達77%,但凈利的最大貢獻仍來自投資收益,也就是房地產業(yè)務,畢竟以前錢多的時候買了很多土地,修了很多樓。

來看幾張波導近幾年的手機:

2014年波導L9

波導2016年部分手機一覽

2019年,依然能夠看到波導在拼多多的開設的官方旗艦店,在售機型只有9款老人機。

2019年波導股份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5.37億元,同比下降11.55%;凈利潤2791.60萬元,同比下降15.67%。營業(yè)收入、凈利潤雙降,業(yè)績創(chuàng)下近4年新低。研發(fā)人員數(shù)量從2016年348人壓縮至2019年18人。2019年研發(fā)投入僅為883.36萬元,同比大幅下降46.5%。僅有18人的研發(fā)團隊、不到900萬元的研發(fā)費用。

波導手機已成為了過眼云煙,正如我們以前在文章中提到那句話:死亡只是未來不斷被重復的命題而已,對于手機行業(yè)亦是如此。

《國產手機發(fā)展史》持續(xù)更新

歡迎關注公眾號[1973手機館]

部分圖片來自網(wǎng)絡

部分數(shù)據(jù)來自網(wǎng)絡

以上就是關于pos機誰產的,國產手機發(fā)展史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xù)為大家整理關于pos機誰產的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發(fā)請帶上網(wǎng)址:http://www.afbey.com/news/47063.html

你可能會喜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babsan@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